<pre id="phadr"><form id="phadr"></form></pre><big id="phadr"><ruby id="phadr"><tt id="phadr"></tt></ruby></big>
<td id="phadr"></td>

  1. <td id="phadr"></td>

    1. <p id="phadr"></p>

      強工業之基 繪“經彩”藍圖 ——貴陽經開區奮力在“強省會”中爭一流

      發布時間:2023-03-20 15:43   來源:貴陽網  

        貴陽經開區一角。

        貴陽經開區香江路南明河畔。

        奇瑞萬達生產線。

        俯瞰玉蝶工廠。

        貴州航天智能制造基礎件產業集群建設項目效果圖。

        貴陽網·甲秀新聞訊 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省“1+9”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之一,貴陽經開區緊緊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牢牢把握推動新型工業化這一關鍵,通過堅持不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把全省新型工業化“排頭兵”的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落實好,奮力在“強省會”戰略中爭一流、作表率。

        眼下,貴陽經開區緊緊圍繞打造千億級開發區、建設“貴陽南部現代產業新城”這一目標定位,緊抓“強省會”行動機遇,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堅持以城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加快建設一座產、城、人互動共促、生態生產生活深度融合的宜居宜業現代產業新城,全力書寫產城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A優化產業結構 發展產業集群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從2012年的238.7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60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69.8億元增長到300億元……作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貴陽經開區堅持“目標是導向、工業是生命、招商是關鍵、項目是靈魂”的方法路徑,把工業經濟作為命脈來抓,實現了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的雙提升。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貴陽經開區牢記職責使命,落實好圍繞“四新”主攻“四化”、推進“強省會”行動等決策部署,堅持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強化頂層設計,明確目標任務。將結構優化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促產業從低端邁向高端,從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發展轉變,形成以先進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制造業為主導產業,新能源汽車為特色產業的“兩主一特”產業體系。

        目前,先進裝備制造業初步形成以航天控制、詹陽重工、盤江煤電等龍頭企業為引領,以航空航天、工程機械及能礦裝備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先進裝備制造業規上企業達40余家。

        電子信息制造業形成以貴陽海信、新曙光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集聚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企業10余家,呈現出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上下游企業緊密配套的態勢。

        新能源汽車產業初步形成以奇瑞萬達、貴航股份、普天物流等龍頭企業為引領,涵蓋汽車整車制造、汽車零部件生產的產業發展體系,汽車及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達10余家。

        以電子信息制造業為例,圍繞貴陽海信,貴陽經開區從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企業培育等方面加快建強、補齊、延伸產業鏈,做大產業集群。

        “目前,貴陽海信本地化配套品類達到23個,2022年增加9個,本地企業配套率由2021年的38%上升到62%,且配套企業由紙箱、泡沫包裝等外圍企業不斷向光學膜片、PCB板等科技型企業邁進。”貴陽海信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洪琛說,貴陽海信所需的機殼、光學膜片等配件,配套企業幾分鐘即可送達,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

        做大做強做優產業,結構不僅要“調”,還要“轉”。貴陽經開區加快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和電子信息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奮力實現以綠色集約為核心的產業動能轉換和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產業能級提升,堅持走出一條質量高、效益好、結構優、規模大的產業發展之路。

        B全力招商引資 吸引發展“活水”

        2022年,貴陽經開區新引進產業項目到位資金累計完成169.56億元,工業項目到位資金累計完成112.68億元,引進優強企業48家、總部經濟項目14個、數字經濟項目30個……貴陽經開區交出了亮眼的招商引資成績單。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過去一年,貴陽經開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始終把產業大招商工作作為推動“強省會”、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經濟工作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兩主一特”主導產業體系,通過產業鏈招商、央企招商、以房招商以及商協會招商等方式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為高質量發展增添強勁動能。

        去年7月底,青島卓英社貴陽經開區光電項目生產基地投產,這個從青島引進,為貴陽海信配套光學材料的企業,從落地到順利投產,僅耗時2個月,彰顯了非凡的“經開速度”。

        “光電項目落地到貴陽經開區后,運輸距離由2100公里縮短為6公里。”貴陽卓英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海朝說。

        增強產業競爭力,產業鏈招商是關鍵。貴陽經開區圍繞“兩主一特”主導產業,依托已制定的“兩圖兩庫兩池”產業圖譜,對標全國、全省、全市、全區產業分布情況及配套資源情況,開展延鏈、補鏈、強鏈招商,瞄準裝備制造業、電子信息業等100強企業,實施掛圖作戰、開展精準招商。

        今年,貴陽經開區將以“產業大招商突破年”為主抓手,持續開展領導帶隊招商,聯動區直部門、區屬國有企業深挖項目線索,掀起“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新熱潮。聚焦“兩主一特”產業,完善“兩圖兩庫兩池”,用好“貴商大會”、駐外聯絡處(辦事處)、商(協)會等招商平臺和資源,強化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雙城經濟圈等重點區域的對接合作,開展工業項目招商、大數據招商、央企招商、標準廠房招商、總部經濟招商、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園區平臺招商“八大招商”,加快引進一批含金量高、含新量高、含綠量高的優質產業項目,切實增強投資后勁。重點圍繞航天電器、貴陽海信、奇瑞萬達、正威精密導體等重點企業進行上下游招商,做強航空航天、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銅精深加工等產業鏈,為貴陽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增添活力。

        C優化營商環境 護航企業發展

        便利的交通環境、良好的區位優勢、優質的“硬件”環境、強勁的發展勢頭,都是吸引企業到貴陽經開區投資興業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貴陽經開區不斷完善“硬環境”,推進開發大道等骨干道路建設,優化城市路網結構,加快構建“兩環六縱九橫”區域路網體系,以更加立體的交通路網促產業快速發展。加快推進南部新開發區域的水電氣訊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做好南部能源保障,強化城市配套服務,為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提供充足高效的“能量”補給。加快標準廠房建設,筑“巢”引“鳳”來。

        “硬環境”決定發展速度,而“軟環境”關乎發展的深度、高度。

        去年,區屬平臺公司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發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貴陽安商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為企業提供一套全流程服務、全過程督辦的“幫辦”“代辦”服務。貴陽安商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的成立,是貴陽經開區強化企業服務保障、加快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項新舉措。

        為持續擦亮“貴人服務”品牌、當好企業發展的“全程服務員”、打造優質營商環境、不斷激發企業活力,貴陽經開區職能部門審批和服務事項100%進駐政務大廳辦理,所有事項均已實現“一窗通辦”,并與全國多個省區市政務服務部門開通“跨省通辦”服務, 涉及“跨省通辦”高頻事項140項。

        同時,貴陽經開區加強金融服務和人才保障。在金融服務方面,啟動“1+2+3+N”產業金融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整合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等各方資源,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等高質量發展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有力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為“強省會”行動提供強力支撐、注入強勁動力。

        在人才保障方面,該區著力從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四方面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充實和建強人才智庫。率先推進重點產業人才和重大產業項目互動招引“123”計劃、實施“十百千”技能之星培育行動計劃,并通過系列活動宣傳技能人才、創新技能人才培育方式,初步開創“技能人才大匯聚”的局面。

        接下來,貴陽經開區將以打造“貴人服務”品牌為牽引,以“高效辦成每件事”為目標,以企業和項目為導向,完善重大招商項目“綠色通道”,健全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全程代辦服務,加強誠信政府建設,認真履行與投資者簽訂的協議或合同,強化政府承諾事項的兌現落實,不斷優化政務環境、商務環境和政策環境,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亮點點擊

        貴州航天智能制造基礎件產業集群建設項目——

        聚焦產業鏈

        打造基礎件產業集群

        3月16日,記者還未走進貴州航天智能制造基礎件產業集群建設項目現場,便已看到數棟嶄新的建筑物拔地而起,一幅生機勃勃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

        “一期工程建設項目共有15棟單體建筑,其中14棟已封頂,預計今年底部分投入試生產。”貴州航天智能制造產業集群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興介紹,目前,各標段的工人正忙著開展水電安裝及室內裝飾裝修工作。

        貴州航天智能制造基礎件產業集群項目是貴州省重大項目之一,總用地707畝,總投資44億元,分兩期建成,其中,項目一期投資20.58億元。

        “一期建設內容包括新建智能研發中心、生產廠房、倉儲物流等,新增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新增27條智能化生產線,搬遷改造23條生產線。”黃興說,項目能順利推進建設,離不開貴陽經開區的大力支持。

        在項目前期建設過程中,貴陽經開區積極協助完成項目紅線內地塊的移交,助力項目順利開工。貴陽經開區堅持定期調度項目推進情況,實時掌握項目進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力做好項目生產要素保障。

        “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一批智能制造示范線、示范車間和示范工廠,實現較強的核心牽引力和外向輻射力,初步形成高端工業基礎件集群化發展示范產業園區。航天江南集團下屬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群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將入駐園區,助力完善產業鏈條,更好地發揮對區域產業的集聚作用。”黃興說,一期產業集群將形成100億元產業規模,解決約3000人就業,助力貴陽市、貴陽經開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強省會”行動注入強勁動能。

        香港城小區——

        家園大變樣

        居民展笑顏

        3月16日,走進貴陽經開區清水江路香港城小區,綠意盎然,居民三三兩兩地坐在長椅上曬太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大變樣的小區,讓人點贊。”香港城小區居民周道倫說。

        香港城小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以總樓層6至8層的住宅為主,常住人口約2000人,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配套方面存在許多問題。2022年,該小區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是貴陽經開區實施的9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之一。

        牽頭部門貴陽經開區建設管理局、區屬各部門平臺公司及街道辦事處協作,多次征求、收集居民的意見,對小區進行了道路改造、雨落管更換、道牙安裝、化糞池及雨污管道清掏、綠化種植等,解決了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

        “平坦的瀝青路從入口處一直延伸到每棟樓前,管網也換了新的,再也不怕下雨天了。”周道倫說。

        香港城小區的改造,是貴陽經開區聚焦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全力推動“一圈兩場三改”工作的一個縮影。

        下一步,貴陽經開區將以城市為基,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持續推進“一圈兩場三改”工作,努力建設成為群眾生活質量和城市發展品質同改善、城市建設和城市治理同推進、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同提升的貴陽南部現代化產業新城。

        記者 顧林晗/文 貴陽經開區融媒體中心/圖

        編輯:陳晨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干江沄

      91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