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phadr"><form id="phadr"></form></pre><big id="phadr"><ruby id="phadr"><tt id="phadr"></tt></ruby></big>
<td id="phadr"></td>

  1. <td id="phadr"></td>

    1. <p id="phadr"></p>

      向新而行 逐夢未來—— 烏當區打造“五個新高地”譜寫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3-03-20 10:00   來源:烏當頻道  

        春和景明,萬象更新。在這生機勃發的季節,不管是花香四溢的特色小鎮,播種希望的田間地頭,還是機器轟鳴的項目建設工地,開足馬力的企業生產線,處處充滿希望……烏當區正用“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力跑好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新征程上,烏當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堅持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實現“四區一高地”主定位,按照“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加快打造“五個新高地”,堅定信心、埋頭苦干,為譜寫新征程“強省會”新篇章作出新貢獻。

      貴州大健康醫藥產業智匯云錦孵化基地。

        A 聚焦新型工業化 全力打造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大型運輸車輛穿梭在建設現場……位于烏當區的國藥西部醫療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項目施工爭分奪秒、加足馬力,到處是緊張而忙碌的身影,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奏響發展的最強音。

        “國藥西部醫療產業園醫療器械與醫藥生產基地項目首期建設D地塊,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2022年9月開始動工建設,所建標準廠房7棟,目前所有廠房基礎、地梁已全部完成,兩棟廠房主體封頂,預計今年5月全部完工封頂。”貴州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黃林軍說。

        2022年6月2日,烏當區與中國醫療器械貴州有限公司簽署《烏當區國藥西部醫療產業園項目投資合同》,產業園項目正式落戶烏當區。國藥西部醫療產業園項目主要圍繞健康醫藥產業的制造、流通、服務等環節和領域,布局醫療器械與醫藥生產基地、中國醫療器械貴州總部基地兩大板塊。項目落地后,烏當區主動作為,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

        “該項目建成后,對推動省、市健康醫藥產業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配套,加快企業集聚、要素集約、技術集成、服務集中具有一定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可以填補貴州省在醫療器械生產、儲備、銷售體系上的空白。”烏當區相關負責人說。

        國藥集團西部醫療產業園項目的落地建設,對烏當區的高質量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見證著烏當區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的信心和決心。

        過去一年,烏當區“一主一特”產業分別完成產值58.68億元、78.65億元,在全市占比分別達37.9%、20.4%;新增上規工業企業6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85.03%;國藥西部醫療產業園、振華新天電子元器件產業園等一批項目加快建設,完成工業投資29.04億元,增長94.9%……一組組數據,折射出烏當區新型工業化的奮進足跡。

        工業興,則經濟興;工業強,則經濟強。2023年,烏當區將堅持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工程”,優質資源要素更多向工業傾斜,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加快打造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新高地。搶抓全市醫藥產業布局烏當區的政策機遇,推動“兩藥一械”優質企業貴州總部向烏當區集聚,加快國藥西部醫療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力爭完成健康醫藥產業產值65億元以上;狠抓電子信息制造產業,確保新天電子元器件產業園交付使用,大力引進半導體分立器和功能件、移動電源等企業,力爭完成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90億元以上。

        春日的活力烏當,處處涌動著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的活力,一個個重點項目建設現場春潮涌動,欣欣向榮。烏當區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要沖刺”的姿態,按下了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加速鍵”。

        新天藥業生產線。

        B 聚焦新型城鎮化 全力打造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走進位于烏當區觀溪路街道轄區內的統建1、2號院落,映入眼簾的是煥然一新的墻面、平整的瀝青路面、規劃有序的停車位、嶄新的健身設施……曾經雜亂無章的小區,如今變身為設施齊全、環境優美、交通順暢、管理有序、安全文明的幸福小區。

        “這里以前是典型的老舊小區,臟亂差問題突出,再加上停車難、基礎設施老化、公共管理服務落后等問題,居民怨言不少。如今小區煥然一新,基礎設施完善了,環境干凈整潔,生活在這里心情也舒暢了很多。”居民李明德說。

        更新是城市永恒的主題,是城市保持活力的源泉。烏當區以推進“一圈兩場三改”為契機,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為中心,謀劃推進一系列城市建設領域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加速城市更新,帶動城區經濟發展,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縱橫交錯的道路網線、鱗次櫛比的建筑樓群、絢麗多姿的花草樹木、平整寬闊的城市道路……無不展現著活力烏當的生機和魅力。眼下,一座功能不斷完善的宜居、宜游、宜學、宜業之城正在興起。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過去一年,烏當區加快打造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促進“人、產、城”良性互動,有效提升烏當區在黔中城市群的發展能級——

        空間布局更優,城市功能布局和產業發展要素支撐不斷增強,城市建成區面積增至31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67.1%,常住人口增至34.8萬人;大力實施“一圈兩場三改”,投入16.26億元完成7個“15分鐘生活圈”112個配建項目建設,新增停車場5個,改造農貿市場2個,改造棚戶區5個2704戶、老舊小區4個3750戶、背街小巷20條7630米……

        奮進新時代,建功新征程。烏當區將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全力聚人氣、興城鎮、提品質。持續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主動融入“一核三中心多組團”布局,按照“中優、南融、東進、北拓”的城市發展戰略,推動國土空間規劃布局與交通、產業等專項規劃融合,加快構建“一軸雙核多組團”產城融合發展格局。

        同時,加快補齊基礎配套短板,全力推進奶牛場片區二號道路等項目建設,確保新東二環全面建成通車,保障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投入運營,著力打通獅巖路等城市“斷頭路”。扎實推進高新、東風、后所3個“15分鐘生活圈”建設,加快區醫院、獅巖路、花都路和稻香村等地塊城市更新進程,圓滿完成“一圈兩場三改”三年攻堅。

      新堡鄉王崗村美麗的田園風光。

        C 聚焦農業現代化 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3月16日,走進烏當區羊昌鎮甲崗村,一排排整齊排列的現代化大棚格外顯眼。大棚內,一簇簇羊肚菌撐起褐色小傘,長勢十分喜人。甲崗村村民黎繼英正拿著小刀穿梭于菌壟間,挑選采收新鮮的羊肚菌。“這幾天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了。如今在家門口務工,我一個月就有3000多元的收入,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過去,甲崗村耕地分布比較分散,大部分村民只能種苞谷和蔬菜,掙不了多少錢,收入只能靠外出打工補貼?,F在,碎片化的田地變成了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建起了現代化的蔬菜大棚,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也越來越多。

        如今,甲崗村特色產業“多點開花”:發展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100余畝、草莓種植基地30余畝、蘋果種植20余畝、獼猴桃種植20余畝……從“一村一品”到“一村多品”,特色產業發展勢頭正勁,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現代高效農業活力激發,跑出了鄉村振興“加速度”。

        一座座村居靚麗多彩,一條條道路四通八達,一項項產業生機盎然……村寨美、產業強、村民富、鄉風好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盡情地在烏當區大地上鋪展。

        完成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和撂荒地治理、高標準農田建設6755畝,完成糧食種植面積7.72萬畝、產量2.31萬噸,打造“五零吾當”生態大米品牌,28個行政村經營性收入達2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轉換率突破60%……過去一年,烏當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五大振興”,不斷夯實農業農村基礎,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鄉村振興,時不我待。2023年,烏當區將堅持以鄉村振興統攬“三農”工作,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建設文明美麗鄉村,全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不斷鞏固脫貧成效,強化新農村建設,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烏當區貴御溫泉。

        D 聚焦旅游產業化 全力打造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百花爭艷,翠柳婆娑,又是一年花開時。3月18日,在羊昌·花畫小鎮,“到烏當·聽花開的聲音”全區賞花季啟動,景區處處花團錦簇,櫻花、郁金香五彩斑斕,芬芳吐蕊,吸引眾多游客前往觀賞游玩。

        美景之間,游人如織,在這里,游客除了賞花拍照,還可以在巨型稻草人王國體驗治愈系“稻”夢空間,體驗熱氣球、卡丁車和各種兒童游樂設施……如今,花畫小鎮已經成為貴陽及周邊市民周末出游的熱點目的地。

        做足“花”的文章,延伸“花”的產業鏈。羊昌·花畫小鎮正按照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思路,著力打造集花卉觀光、花卉銷售、戶外拓展、娛樂體驗、研學教育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的周末度假游景區,全方位滿足目標顧客的需求。

        羊昌·花畫小鎮的精彩“綻放”,彰顯著烏當區全域旅游的特色和魅力。行走活力烏當,可賞可游可玩可品的寶藏之地令人應接不暇,游客紛至沓來、流連忘返,在青山綠水、田園綠野之間,追尋心中的詩與遠方。

        過去一年,烏當區加快打造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新高地,深入開展“六爽”系列活動,發布“爽爽貴陽·活力烏當”城市品牌,百宜鎮、偏坡鄉分別榮獲“省級鄉村旅游重點鎮”“市級非遺小鎮”稱號,溫泉接待61.4萬人次,盤活閑置低效旅游項目2個,全年過夜游客達64.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8.7億元。

        旅游產業化是“強省會”的重要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2023年,烏當區將立足山、水、林、泉、城等旅游資源稟賦,堅持文旅融合發展方向,以加快打造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為主動力,圍繞“六爽”,著力培育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讓美麗烏當業態更美、活力新城活力更足。

        具體而言,烏當區將圍繞“一心三區”全域旅游發展格局,大力實施旅游業態升級行動,擦亮“泉城五韻”品牌。持續抓好相思河、香紙溝等旅游資源開發利用,打造童夢溪田、和行天下房車露營等精致戶外營地,培育民宿30家,推出精品旅游線路10條。同時,圍繞“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泡泉”的產業特點,積極謀劃避暑季、溫泉季等宣傳推介活動,持續優化游客游玩體驗。

        ■亮點點擊

        踐行“兩山”理論 綠色優勢更加凸顯

        早春時節,活力烏當城鄉大地,水清岸綠,移步換景,處處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勾勒出這座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清晰路徑,展示著全區人民群眾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2年,烏當區加快打造“兩山”理論實踐創新高質量發展新高地,持續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綠色發展優勢更加凸顯。

        生態保護扎實推進,投入1350萬元完成高建河流域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完成129畝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撫育森林面積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59.73%,保持全市第一;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國、省控斷面和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均為100%,空氣質量優良率100%,工業企業固體廢物綜合處置利用率達98%以上;綠色經濟不斷壯大,林下經濟利用林地面積達21.88萬畝,林下經濟完成產值17.8億元,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穩步提升……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烏當區將立足良好生態優勢,貫徹“在生態文明上出新績”要求,以加快打造“兩山”理論實踐創新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為主抓手,拓寬“兩山”轉化通道,推動“含綠量”與“含金量”共進,“高顏值”與“高品質”共鳴,讓美麗烏當環境更美、活力新城生態活力更足。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樊榮 / 文 烏當區委宣傳部 / 圖

        編輯:李華瑩

        統籌:胡家歡

        編審:劉文強

      91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