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phadr"><form id="phadr"></form></pre><big id="phadr"><ruby id="phadr"><tt id="phadr"></tt></ruby></big>
<td id="phadr"></td>

  1. <td id="phadr"></td>

    1. <p id="phadr"></p>

      當“草莓博士”遇上“豬司令”,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

      發布時間:2023-03-10 20:46   來源:動靜貴州  

        3月9日晚,在2023年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團云連線集中采訪第四場活動現場,“草莓博士”遇上了“豬司令”,他們的“對話”很精彩!咋回事?往下看……

        在節目錄制現場,來自貴州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李世瑤和鄭培坤,講述了自己的回鄉創業的故事,并擦出了“火花”!

        李世瑤:我是農民的孩子,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有著特殊的感情。小時候,看著父母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我在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讓科技的力量幫助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鄭培坤:我畢業于華中農業大學,專業是畜牧獸醫。2012年春節,我回鄉探望父母,村莊里沒落的一幕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刺痛著我。

        李世瑤:2016年6月,我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畢業后,跟著導師在學校做了一年科研,然后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家鄉。

        鄭培坤:思來想去,結合我的專業所長,我選擇回鄉創業,帶領百姓發展產業致富。

        

        李世瑤:2017年我回到家鄉,成立六盤水山海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父老鄉親種植西瓜、鮮食玉米、草莓等經濟作物,父老鄉親們親切地稱我為“草莓博士”。

        鄭培坤:說干就干,當年建起了一個年出欄3000頭的養豬場,當地熟悉我的人都叫我“豬倌”“豬司令”。

        

        李世瑤:這些年,我們通過篩選優良品種,創新種植技術和模式等科技手段,利用當地的海拔高、氣溫低、溫差大的自然條件,發展草莓、西瓜、鮮食玉米等特色產業,改變過去因高海拔導致農業種植一年一熟,積極開展夏玉米+冬小麥的輪作種植試驗,并推動優質品種適地化發展,帶領村民發展山地特色產業。瘦土也能出金,高原也能致富,老百姓收獲了實實在在的收益,村民的日子也越來越甜蜜。

        鄭培坤:得益于黨的好政策,經過10年的發展,塔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戶戶通了水泥路,家家住上了小洋房,產業發展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百姓也從“我在干、他在看”向“參與干、帶頭干”的轉變。我們村養豬產業已經發展成年出欄3萬頭的惠民大產業,累計兌現給老百姓的分紅資金是1176萬元,450戶1700多人持續從中受益增收,帶動130多名村民就近創業就業,60%的年輕人沒有再選擇外出務工,跟著村里發展產業。如今,正逐步向億元村邁進。

        黔東南州岑鞏縣大有鎮塔山村養豬基地

        

        李世瑤:帶領父老鄉親種植特色產業,增收致富,實現他們的夢想、過上幸福的生活。

        鄭培坤:把《政府工作報告》好的政策帶回塔山村 ,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真正地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塔山新未來。

        

        海報制作:張璐

        實習生王睿瀅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李奕璇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干江沄

      91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